VIP
创作中心 学习中心 会员中心

[实操应用]考核指标检讨与优化

2013-08-09 打卡案例 590 收藏 展开

考核考什么,指标是关键。通过前几天的打卡学习,相信大家对考核指标的设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检视一下自身企业现行的考核指标体系,是否需要改善或优化?一起来探讨解决吧,请问:1、目前你们公司的考核指标存在哪些问题?2、你会怎么来改善或优化?...

考核考什么,指标是关键。通过前几天的打卡学习,相信大家对考核指标的设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检视一下自身企业现行的考核指标体系,是否需要改善或优化?一起来探讨解决吧,请问:
1、目前你们公司的考核指标存在哪些问题?
2、你会怎么来改善或优化?请具体分享。

累计打卡

156,198

累计点赞

0

【08月09日打卡总结】每周五的打卡雪中都会

HumanResource大掌柜
23人已关注 关注
每周五的打卡雪中都会有恐惧感和负罪感呀!为啥呢?因为雪中领导也对三茅“情有独钟”,为此,雪中屡次更换头像施“兵者,诡道也”之际,但愿不要被领导识破,否则,哼哼------哦,可怜的雪中!从一个公司员工角度、从公司人事行政部成员的角度来看,目前公司考核指标的确存在不少问题,相信这些问题大多数是众多中小民营企业的通病:1、高层领导行政干预过强,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雪中在周四打卡中提到过,我们人事行政部有一个考核指标是证照办理及时率,按工作内容划分来说该属门店管理部考核指标的,我们部门领导多次提出也无效。优化建议:1)改变不了领导那就改变自己,从部门名字其实也可以大概看出部门的地位,人事、行政合为一体,人力资源从业者要改变这一现状更多的还是要从自身下手,凭成绩取得话语权、领导授权,减少领导对工作的干预;2)要么忍,要么走人,不过国内企业环境大多如此,所以还...

           每周五的打卡雪中都会有恐惧感和负罪感呀!为啥呢?因为雪中领导也对三茅“情有独钟”,为此,雪中屡次更换头像施“兵者,诡道也”之际,但愿不要被领导识破,否则,哼哼------哦,可怜的雪中!

          从一个公司员工角度、从公司人事行政部成员的角度来看,目前公司考核指标的确存在不少问题,相信这些问题大多数是众多中小民营企业的通病:

         1、高层领导行政干预过强,

         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雪中在周四打卡中提到过,我们人事行政部有一个考核指标是证照办理及时率,按工作内容划分来说该属门店管理部考核指标的,我们部门领导多次提出也无效。

优化建议:

         1)改变不了领导那就改变自己,从部门名字其实也可以大概看出部门的地位,人事、行政合为一体,人力资源从业者要改变这一现状更多的还是要从自身下手,凭成绩取得话语权、领导授权,减少领导对工作的干预;

          2)要么忍,要么走人,不过国内企业环境大多如此,所以还是多参考第一点;

         2、部分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部分考核指标设置实际意义不大

         问题:举两个例子:1)培训,我们人事行政部干预培训的考核指标是“培训完成率”,也就是你完成了多少场培训即可达标,那么培训效果之类的就不关注了,那么这样的考核指标有什么实际意义呢?---为了培训而培训,为了考核而考核?2)我们部门还有一项指标是员工流失率,所有员工流失都归责与人事行政部,我记得三茅曾经讨论过试用期员工流失谁之过:HRor用人部门?我们公司不论是试用期还是多年的老员工流失,都统计到人事行政部,我顿时有种比窦娥还冤的感觉有木有?

          优化建议:梳理两方面工作:基于公司战略、基于部门职责来设置考核指标,依旧以培训为例,结合公司战略进行培训方面指标设置时,则可以将指标设置为关于礼仪培训多少场,关于专业技能培训多少场,满意度在90%以上等指标,
          3、权重设计趋于“平均化”

据我了解到人事行政部以及其他部门的考核指标,公司级指标占50%,其余指标大概有5项左右,而每一个指标的权重基本都未10%,这样也就失去了KPI考核的意义。

优化建议:运用经验法、排序法、20/80原则等指导方法对考核指标进行梳理、比较,并配以对等的权重。


          4、 个人考核指标:失去考核实际意义
        问题:在前期打卡雪中也提到,目前公司个人绩效考核主要从技能、行为、态度等方面考核,而且各部门对员工考核指标一致,这样的考核难以区分优秀员工与普通员工,也就失去了考核原有的意义; 
        优化建议:先做工作分析,梳理出工作说明书,基于各岗位岗位职责,建立各岗位个人绩效考核指标。

        到周五了,小小的兴奋下!各位加油哦!提前预祝周末愉快啦!
         PS:但愿打卡内容不会被领导喵到,哈利路亚!要不然优化建议还没有提出领导便把我给优化了!

查看原文

523 28 评论 赞赏
展开收起
523 28 评论 赞赏 有感而发,去写文章>
展开收起

【08月09日打卡总结】通过四天的学习分享,

天王2013王祝灵
27人已关注 关注
通过四天的学习分享,使我对绩效有更深的理解。在此先感谢该平台提供的交流与帮助。今天,从四个课题进行分析一下现有我司绩效考核所存在的的问题与优化:(一)目前公司出现考核指标存在的问题一、绩效考核KPI指标的提炼1、从中学习到提炼KPI指标的:①持续性②分解性③伸缩性④特殊性⑤脱水性⑥人性性⑦优化性⑧适用性⑨清晰性⑩稳定性2、我司现在存在的问题:①持续性:每次在完成绩效的一项任务或一项目,都有犹放在心头大石,而后造成一些可以优化无及时跟进优化;可以调查到位的确放松警惕,后知后觉甚至不知不觉。正验证了一句话: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②人性性量化指标站了95%以上,甚至都以量化指标。仅存总经理与领导的附加10%的人性指标。通过学习也体会到:水清则无鱼的感受。③特殊性:对长期住外、法律顾问、临时人员、实习人员等特殊岗位太过苛刻。造成人员心态不稳、流失量有所增加。二、绩效考核...


通过四天的学习分享,使我对绩效有更深的理解。在此先感谢该平台提供的交流与帮助。今天,从四个课题进行分析一下现有我司绩效考核所存在的的问题与优化:

(一)目前公司出现考核指标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考核KPI指标的提炼

1、从中学习到提炼KPI指标的:

①持续性    ②分解性    ③伸缩性    ④特殊性    ⑤脱水性    

⑥人性性    ⑦优化性    ⑧适用性    ⑨清晰性    ⑩稳定性

2、我司现在存在的问题:

①持续性:每次在完成绩效的一项任务或一项目,都有犹放在心头大石,而后造成一些可以优化无及时跟进优化;可以调查到位的确放松警惕,后知后觉甚至不知不觉。正验证了一句话: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

②人性性

量化指标站了95%以上,甚至都以量化指标。仅存总经理与领导的附加10%的人性指标。通过学习也体会到:水清则无鱼的感受。

③特殊性:

对长期住外、法律顾问、临时人员、实习人员等特殊岗位太过苛刻。造成人员心态不稳、流失量有所增加。

二、绩效考核如何准确定义指标

1、从中体会到:“剥洋葱”式指标定义    

2、存在的问题:

①对与物流仓储的考核不到位点如:

A、物料先进先出原则无法考核到。且经常发现有久置物料

B、内部交接出入库很随便,数据不够准确

②部门与部门、车间与车间的一些无关痛痒的“死角”不到位

通过学习,体会到“剥洋葱”法,来完善指标准确定义。

三、绩效考核如何设定指标权重

1、从中体会到绩效是沟通出来,而不是决策出来的

2、公司出现问题:大小权重都由领导一人或管理层直接砖拍形成。设定方案进行机制改革,学习使用新的科学方法:德尔菲法、对比法等相关法则进行优化改善。因此,来取代以个人凭经验确定指标权重,也造成一人随意拍脑袋的作风。

四、绩效考核职能部门KPI指标的设计

1、从中体会到:

①指标可细化再细化    ②非KPI指标的设计    ③硬性化指标的分解

2、公司出现的问题点:

①无深入理解,无法细化指标就与定性指标放弃;

②非指标则放弃,不列入考核,造成职能考核有抱怨情况;

③硬性化指标强硬列入职能员工进行考核。

(二)、改善优化

一、指标的持续性

我司完成了一套绩效体系后,从上至下特别是HR犹如放下了千斤重担。认为一个任务终于完成了。开始就出现了放松、自满与不在乎的心态。因此,陆陆续续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1、忽视被考核者的疑问;

2、缺少持续改开与问题点出现的跟踪;

3、考核后,相关数据不明确;

4、被考核者与考核者对有些数据来源落实不到位。

所谓打天下难,治天下更难。改进方法:

1、细化绩效专员与绩效小组成员的日常工作计划与绩效监督规划制度;

2、定期不定期与被考核者进行沟通反馈;

3、考核过程数据来源必须有章有据。

二、指标的人性性

1、产销定量指标过于苛刻;

2、定性指标过低。

改进方法:

以公司现在的情况,抓重就轻。适当关注过程。才用人性、定性指标给予激励。

三、指标的特殊性

针对对长期住外、法律顾问、临时人员、实习人员等特殊岗位太过苛刻。造成人员心态不稳、流失量有所增加。

改进方法:

1、同样也采取抓重必轻原则,通过360考核进行提高定性指标;

2、以大原则为基础,适当给予学习、培训。

四、指标的细化性

1、职能岗位指标无法定量,放之任之;

2、职能指标定量,注明力量不够;

改进方法:

从这一周学习来,针对职能岗位指标无法量化考核细化再细化。如无法细化或暂无法细化,全部规划为定性指标考核并加强指标说明。

另,昨天分享表格不清晰。现给大家补上:


查看原文

997 109 评论 赞赏
展开收起
997 109 评论 赞赏 有感而发,去写文章>
展开收起

【08月09日打卡总结】今天只是针对考核指标

秉骏哥李志勇
43423人已关注 关注
今天只是针对考核指标进行检讨和优化,回顾公司目前提炼出的考核指标,不禁让我想起了当初指标提炼、目标设置、指标定义、权重设计的痛并快乐的过程,时至今日,虽完善了不少指标,仍有不少地方需要优化。1、总经理指标过多。(1)现状。目前,公司级考核指标比较多,达到了18个,这也是总经理的考核指标,包括销售收入、销售量、毛利、纯利、市场占有率、重要产品占有率、市场推广、安全事故、生产效率提升、财务安全性、新产品研发个数、新产品市场化情况、成本控制情况等,可以说是他一人扛着公司所有主要指标,虽然他本人也不想“头上挂那么多”,但这些指标是董事长亲自过问并最终拍板的,所以总经理也只能勉强接招。(2)原因。我认为,导致总经理一个人头上指标过多的原因是董事长不放心、一些权力下放不足、公司权力集中的体现。这种现象暂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尤其是家族性企业,空降兵或家族以外的人员要成...

           今天只是针对考核指标进行检讨和优化,回顾公司目前提炼出的考核指标,不禁让我想起了当初指标提炼、目标设置、指标定义、权重设计的痛并快乐的过程,时至今日,虽完善了不少指标,仍有不少地方需要优化。

1、  总经理指标过多。

      (1)现状。目前,公司级考核指标比较多,达到了18个,这也是总经理的考核指标,包括销售收入、销售量、毛利、纯利、市场占有率、重要产品占有率、市场推广、安全事故、生产效率提升、财务安全性、新产品研发个数、新产品市场化情况、成本控制情况等,可以说是他一人扛着公司所有主要指标,虽然他本人也不想“头上挂那么多”,但这些指标是董事长亲自过问并最终拍板的,所以总经理也只能勉强接招。

      (2)原因。我认为,导致总经理一个人头上指标过多的原因是董事长不放心、一些权力下放不足、公司权力集中的体现。这种现象暂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尤其是家族性企业,空降兵或家族以外的人员要成为企业的核心人物实属不易,又何谈“放心”二字。

       (3)优化:虽然各副总经理都全数分解了总经理的所有指标,应当说,总经理就可以承担财务指标就可以了,这是理想的局面,在目前状况下,我认为可以将“新产品市场化、员工手册遵守情况”等少数几个非KPI指标放权给副总或部门负责人,并说服董事长,因为总经理头上那么多指标,抓了重点也容易忽视非KPI指标,还不如下放到相关领导头上,这样更好找责任和对策,先试点进行,不要下放过多指标。

2、 指标定义欠准确。

       (1)现状。在考核指标的定义上,我们最初设计时是进行了充分讨论、反复印证的,但经过绩效考核实施后,仍然会有一部分指标定义不是太准确,会引起另外的理解,不过,这样的指标是少数。比如:客户满意度,我们定稿的定义是“以企业管理部制定的市场部发放给各客户的满意度调查表为依据,用满意数除以不满意度,再乘以100%”;但由于定义不精确,市场部人员发放调查表时时常发给自己熟知的大客户,而很少发给中小客户或直接用户,这就会导致满意度调查的不全面性、无代表性。

       (2)原因。正如上面分析的一样,定义不准确导致,另外,我认为,也有发放调查表时的随意或不重视的影响,在市场部看来,肯定是发现其中的不合理性的,但为什么不及早建议呀,这里也包含着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够的因素。

        (3) 改善。经过调查了解和与市场部相关人员交流后,决定将满意度调查表的发放对象规定为:50家(其中大客户30家、中型客户8家、小型客户6家、终端用户6家),全国各市场大区要均布,不能均布时由市场部领导指派调查,同一客户在全年四次调查中不能出现2次。经过这样的改善后,满意度呈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说明客户对公司产品及服务的满意度是在变化的,并不像原来那样稳定或满意度较高。

3、 干涉其他部门指标。

        (1)现状。经过一段时间考核实施后,部门之间的考核指标就成了公开的秘密,在不少人看来:指标、目标的设置对本部门偏严、偏高,而主观认为其他部门的指标目标都没那么严。于是就容易找到HR部门或总经理来指出这一问题,甚至要求更改其他部门的指标、目标,这是比较为难的一件事。

         (2)原因。这是本位主义左右了怀疑者,其实是他自己对别的部门考核指出的制定、设置过程不了解,对其他部门的具体工作和细节不了解,更对公司领导对各项工作的侧重点和要求不了解。也是对公司绩效管理采取直线制(主要为上级考核下级)的主要方法相违背的。

         (3)优化。针对以上怀疑现象,如果不及时给予制止和解释,很容易形成无序状态,甚至无端夸大此类怀疑内容,极可能出现“三人成虎”的结局。对此,我们首先解释清楚公司绩效考核的制度,怀疑其他部门的考核是违规的,是公司反对和不允许的,另外,对其具体怀疑内容给予恰当的解释和陈清,请其了解事实真相,同时劝诫其今后杜绝此类怀疑再发生,一心做好本部门所有工作。

4、 指标个数有些趋同。

           (1)现状。在设置各部门负责人指标时,由于大家都要攀比、趋同心理,在大家的共同要求下,公司领导也口头同意,都设置7个考核指标,其中4个KPI、3个非KPI。然而,不同部门如果一定要这样统一,会出现有的部门KPI应当定5个合理(比如说生产部、销售部),有的只定3个KPI指标就可以(比如人事部、行政部),甚至财务部定2个KPI就可以了(报表及时性、资金准备充足性)。

           (2)原因。就是人们普遍存在的趋同心理,以为指标设置为一样,结果就会一样。这样的设置,并没有考核到各部门的全面工作,而且重点不突出,这是有切实际、也不科学的指标设置。

            (3)建议:虽然知道不合理,但要改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牵一发会动全身啊,所以目前只是建议:希望能够站在各部门职责的角度,充分尊重工作实际来设置考核指标,而不必各部门指标个数非得一致。

5、 计分方法有待完善。

          (1)现状。考核得分都是转换成百分比后与权重相乘,不达标的按一定比例扣分,超额完成的也按一定比例加分。这里就存在一个不合理的地方,比如:每超额完成100件加1分,殊不知,超额完成的件数越多,后面的难度是越大的啊,不能按等差数额来加分;另外,每少完成100件扣1分,也存在少完成件数越多,难度越小,应该讲,少完成200件不能只扣2分,应当扣更多分才合理。

          (2)原因。这在设置计分方案时,受计算方法容易处理的影响而如此设计的,另外,缺乏第一手原始数据或没有仔细对已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制定较为合理的计分方法。

           (3)优化。重新针对已有原始数据,进行模拟计分,并听取被考核者上级的意见,设置累进累退计分等级法,比如:超过目标100件加1分,超过目标101-200件加2.5分,超过目标201-350件加4分……,以此来鼓励被考核者积极工作、努力拼搏,争取超过目标更多。

6、 数据收集部门需优化。

        (1)现状。目前存在着被考核部门自己收集数据的情况,导致其他部门对数据怀疑的情况,这导致HR部门不得不花较多精力去调查、核实这些数据的真实性,以回复这些“怀疑”的心声。

         (2)原因。按照最理想的状态,考核数据收集最好由被考核部门的客户(即下道工序的部门)来提供,如果来细分各部门每项工作,那将是一项宏大的工程,如果都让其“客户”来收集也有不现实的地方,所以不得不采取“就近原则”(谁知道或了解这个数据就让谁来收集)。比如:HR部门的员工离职率的统计就很难让其他部门来收集。

          (3)改善。并不是说以上状况就没有优化的余地,我认为,可以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中补充以下内容:若上级领导、HR部门或其他员工对某些考核数据有怀疑时,可申请HR部门复核,但需经公司绩效管理委员会审批后实施。这样就可以减少不少“怀疑的声音”,也不用回避“自己收集本部门考核数据”的现象。

  

          以上是目前存在的绩效指标需要改善和优化的一部分内容,但绝对不是全部,而且会随着绩效考核的不断推行而出现许多需要优化的地方,这是十分正常的,是事物发生、发展必然要产生的,只要客观分析,认真对待,是会把公司的绩效考核指标不断走向更加合理化的。           

            绩效考核指标的提炼、个数设置、定义、目标、计分、数据收集等,需要根据公司规划、部门职责、员工JD的变化而调整,我认为,考核指标都有其时限性,并不是永远都不用修改的。所以,定期对考核指标进行检讨和优化是十分必要的。

查看原文

2823 171 评论 赞赏
展开收起
2823 171 评论 赞赏 有感而发,去写文章>
展开收起

【08月09日打卡总结】目前的公司没有绩效考

孔祥璐
4822人已关注 关注
目前的公司没有绩效考核,我还是只能谈谈以前公司的绩效考核指标,存在以下几个的问题:1、指标的制定缺乏员工的参与指标的制定只有中高层、部门主管领导参与,员工只是接通知,参加培训,被告知考核方法,有些员工甚至连培训都没参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考核指标是如何得出的,考核结果最终有什么用处,至于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着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又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如何改进等,就更是无从得知了。改善办法:在国内的一些企业里,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往往是不公平的。管理者习惯了一味地通过命令、指派等方式来指挥员工工作,忽视或者不允许员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这种不平等的沟通只会出现一个结果——压服。其实质却是压而不服,管理者一厢情愿,自以为任务布置下去就万事大吉;员工一肚子抱怨,带着不满情绪去工作。如果企业在推行绩效管理时不能激发员工的潜能,不能获得员工的真实想法,目...


        目前的公司没有绩效考核,我还是只能谈谈以前公司的绩效考核指标,存在以下几个的问题:

        1、指标的制定缺乏员工的参与

        指标的制定只有中高层、部门主管领导参与,员工只是接通知,参加培训,被告知考核方法,有些员工甚至连培训都没参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考核指标是如何得出的,考核结果最终有什么用处,至于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着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又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如何改进等,就更是无从得知了。

        改善办法:在国内的一些企业里,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往往是不公平的。管理者习惯了一味地通过命令、指派等方式来指挥员工工作,忽视或者不允许员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这种不平等的沟通只会出现一个结果——压服。其实质却是压而不服,管理者一厢情愿,自以为任务布置下去就万事大吉;员工一肚子抱怨,带着不满情绪去工作。如果企业在推行绩效管理时不能激发员工的潜能,不能获得员工的真实想法,目标得不到员工的认同,上下级之间不能达成一致,那么即便设定了很好的目标,最终也难以顺利完成。

        所以主管领导要主动加强与员工之间的绩效沟通,关于绩效沟通,之前我有过分享。绩效考核是以实现员工、主管领导、企业的共同利益为目的的,是一致的,他们之间是绩效合作伙伴关系。与员工成为绩效合作伙伴要求管理者要放下经理的架子,凡事都应和员工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

        2、考核结果、评价流于形式

        经常有员工这样反应,考核的结果、上级对其的评价与自己的努力没有多大关系,考核的结果、评价就是看“人缘”,主管领导的打分就是人情分,有的主管是“老好人”,所有人打的分都差不多,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使得绩效考核基本上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真正作用,反而各种的打分、评价到增加了工作量,使得员工颇有怨言,绩效考核执行起来很难。 

        改善办法:这种情况多半是指标不够量化,人为的因素太多。可以要求管理者多与下属员工接触并观察记录,对下属员工的工作流程、标准要熟悉、掌握,量化考核指标,减少人为因素,要严格参照评估标准,避免让评估者去评估不熟悉的员工。

        对于“老好人”式的主管领导,可以适当采用强制分布法进行绩效考核。

       人力资源部要及时统计、分析绩效考核结果,对明显不重视绩效考核或打分明显不合理的地方,人力资源部应责令相关人员改正。


       分析一下目前的公司,一直未推出绩效的原因: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由于公司建立初期,经营状况一直不好,忽视了内部管理,有一些规章制度,但形同虚设,没有好好的执行,基础管理工作非常薄弱,这样的状态,如果实施绩效管理,难度非常大。

        改善办法:

       (1)公司现在需要一个清晰的发展战略,完善内部的基础管理工作,比如:现有制度的执行、流程管理的规范、岗位职责的明确等。
       (2)充分准备。在具备了一定的管理工作基础,就要充分做好绩效考核的准备工作。 
        A、对员工进行心理辅导,避免抵触情绪,让员工明白,绩效管理的目的是帮助员工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是为了员工更好的发展;要让优秀员工明白,只要干的好,就会获得优秀评价,绩效工资就会高,职业发展前景也会更好。
        B、培训到位。让各级管理者和员工都掌握绩效考核的相关工具、方法和技巧,要让管理者和员工都知道如何定绩效计划、如何进行沟通、如何改进、指标是怎么制定的,怎样才能完成。同时应该使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理解绩效管理制度规定,并熟练掌握绩效考核内容、评价标准和考核表单等。

查看原文

496 34 评论 赞赏
展开收起
496 34 评论 赞赏 有感而发,去写文章>
展开收起

【08月09日打卡总结】绩效考核指标应适时修

严寒下的红梅
3166人已关注 关注
绩效考核指标应适时修订,目标必须合理并吻合岗位职责要求。员工在正常合理的工作情况能能够达到目标的80-90%,否则目标订得太高,员工无法达成。目标订得过于低,员工的工作没有压力又何来动力?组织目标、部门目标都已形成固定格式,而且都按不同时段(每年度一次)对其进行调整,使之合理化、有效化。如果当一个部门目标在一年内都全部达成,而且未一个月是没有达标的情况,将考虑将目标提升,甚至提升多少,为了公平、客观,对于目标的调整规定在每年度的管理评审会议中由大家讨论决定。存在的问题:问题一:如生产部门,确定部门目标后,部门主管层人员的绩效重点考核的就是部门目标之项目,目标项目占绩效比重为80%左右,其余20%就是人员的管理、费用控制、现场管理、个人综合能力评价等。由于后面20%的项目占绩效中的比重较低,主管为了达到重点(部门)目标,忽略了现场的5S、人员加班管理、部门开支费用...

 

       绩效考核指标应适时修订,目标必须合理并吻合岗位职责要求。员工在正常合理的工作情况能能够达到目标的80-90%,否则目标订得太高,员工无法达成。目标订得过于低,员工的工作没有压力又何来动力?

 

      组织目标、部门目标都已形成固定格式,而且都按不同时段(每年度一次)对其进行调整,使之合理化、有效化。如果当一个部门目标在一年内都全部达成,而且未一个月是没有达标的情况,将考虑将目标提升,甚至提升多少,为了公平、客观,对于目标的调整规定在每年度的管理评审会议中由大家讨论决定。

 

 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如生产部门,确定部门目标后,部门主管层人员的绩效重点考核的就是部门目标之项目,目标项目占绩效比重为80%左右,其余20%就是人员的管理、费用控制、现场管理、个人综合能力评价等。由于后面20%的项目占绩效中的比重较低,主管为了达到重点(部门)目标,忽略了现场的5S、人员加班管理、部门开支费用等。

 

     改善方法一:将考核比重进行调整,前六后四的考核比重,重点目标虽然重要,但整个部门的运作更为重要,如果现场5S做不好,品质如何保证,员工安全如何保证。员工加班没有控制好,加班费多于正班工资,部门的开支增加,产品的成本就增大,产品售出后公司没有利润,那又何来提高员工福利。当然,作为部门的主管,除了保证目标外还要确保员工安全、稳定,除了保证产品品质外还要确保产品的生产成本。

 

      改善方法二:考核比重不变,由行政部门或上级部门不定期进行巡查,都说管理是盯出来的,的确这样,只要天天有人检查,有人要求,没有做不好的事。定期5S巡查,发现相同的不合格项目超过2次者可以进行扣分方式。由人事部门控制加班时数,在额定时间内要产出额的产量。可以将过了试用期之员工流失率计入部门主管绩效中,当然员工流失率也是需要一个合理的流失率。

 

      问题二:部门经理未认真地对其下属的绩效进行考核,应公司的要求按时做,但部门内员工都是100分左右,要么就是99分,如果内部某一员工请假,由另一员工代替工作一天以上就加10分以上。针对他部门的目标来说,因为是职能部门,尤其是公司机密部门,如财务部、总经办等,绩效监督难得也比较大。

 

    改善方法:绩效考核不怕执行不认真,就怕考核者不公平或是无绩效管理意识。尤其是对于职能部门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对于工作要求标准标准化后HR又很难深入到各岗位具体的工作去。所以建议用360度考评方法,将考核内容全部列出,首先由员工自评占总绩效的20%比重、直接上司初评30%比重、关系部门(下工序或是被服务部门)或是同事考评25%比重、HR复评占25%比重,HR绩效负责人员进行汇总后,交由总经理最终确定最后得分。对于财务部、总经办这样的敏感部门来说,这样操作可以避免工作机密性的泄漏,HR在考评时可以根据被考核者平时的工作表现、公司其他部门人员的投诉等进行参考结合。同时也可以让部门经理的不公平性进行分解,从而达到绩效考核的目的。

 

      当然,在执行绩效考核时,不能只是扣分,如果在考核期间被考核者工作成绩优秀或是有突出的表现,一定得加分。否则只会让员工认为公司推行绩效是变向克扣员工的工资行为。绩效就是要激发员工的潜能,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重罚之下必要弱夫。 



           


           

查看原文

649 48 评论 赞赏
展开收起
649 48 评论 赞赏 有感而发,去写文章>
展开收起
互动区
最新内容
试用期后被辞退
5小时前通用技能
试用期口头辞退
5小时前通用技能
没过试用期被辞退hr问离职原因怎么说
5小时前通用技能
试用期可以随时辞退员工的吗
5小时前通用技能
试用期两天被辞退有赔偿吗
5小时前通用技能
试用期两个月被辞退赔偿
5小时前通用技能
试用期半个月被辞退了
5小时前通用技能
签了劳动合同试用期被辞退
5小时前通用技能
试用期辞退补偿
5小时前通用技能
试用期公司辞退有赔偿吗
5小时前通用技能
试用期员工不合适辞退赔偿
5小时前通用技能
公司说试用期不合格辞退我
5小时前通用技能
试用期公司辞退需要提前吗
5小时前通用技能
试用期快结束被辞退
5小时前通用技能
公司试用期辞退给多少赔偿
5小时前通用技能
试用期辞退劳动仲裁
5小时前通用技能
试用期以不能胜任为由辞退
5小时前通用技能
试用期辞退通知
5小时前通用技能
如何打造个人ip在朋友圈
5小时前通用技能
室内设计师如何打造个人ip
5小时前通用技能
怎么打造个人ip
5小时前通用技能
怎么打造个人ip和人设
5小时前通用技能
个人ip账号运营方案怎么做
5小时前通用技能
试用期辞退要赔偿吗?
5小时前通用技能
个人ip什么意思
5小时前通用技能
如何打造个人ip
5小时前通用技能
美业人如何打造个人ip
5小时前通用技能
亚马逊运营需要具备的能力
5小时前招聘
不定时工作制工时上限
5小时前员工关系
试用期3天被辞退有赔偿吗
5小时前通用技能
试用期不签劳动合同被辞退
5小时前通用技能
试用期辞退理由
5小时前通用技能
当月离职员工社保怎么处理
5小时前员工关系
员工离职后怎么领取失业金
5小时前员工关系
公司让员工自己离职怎么赔偿
5小时前员工关系
公司辞退员工为什么写自愿离职
5小时前员工关系
怎么防止员工离职带走客户
5小时前员工关系
员工自动离职工资是什么时候发啊
5小时前员工关系
公司人员离职怎么祝福?
5小时前员工关系
公司离职不给离职单怎么办
5小时前员工关系
辞职人员的档案怎么处理
5小时前员工关系
离职人员群叫什么名字
5小时前员工关系
运营总监具备哪些能力
5小时前招聘
886工作制是什意思
5小时前员工关系
不定时工作制需要考勤吗
5小时前员工关系
不定时工作制备案流程
5小时前员工关系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5小时前员工关系
997工作制什么意思
5小时前员工关系
弹性工作制是什么意思?
5小时前员工关系
不定时工作制怎么算加班费
5小时前员工关系
如何制定招聘营销计划?
8小时前其他资讯
跟公司提离职,老板却加薪25%挽留,和新工作的薪资差不多,这种情况下该怎么选择?
8小时前热点资讯
这3个信号,说明你正在走下坡路!
9小时前热点资讯
【人社日课】哪些情形用人单位需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14小时前热点资讯
【资料π送】新个税工资计算Excel公式模板(自动生成)
1天前职场心得
【资料π送】600+培训方案/课件/制度/模板/游戏(搞定培训)
1天前跳槽心得
公司辞退跟主动离职有什么区别?
1天前员工关系
返聘人员辞职申请怎么写
1天前员工关系
劳务工怎么辞职
1天前员工关系
个税申报怎么删除离职人员
1天前员工关系
公司不发离职人员工资怎么办
1天前员工关系
给离职人员多发了工资怎么办
1天前员工关系
个人离职原因写什么合适一点
1天前员工关系
员工在什么情况下辞职可以得到赔偿
1天前员工关系
公司主动让员工离职怎么补偿
1天前员工关系
员工想离职怎么挽留
1天前员工关系
工资误发给离职员工,怎么追回
1天前员工关系
员工被离职是怎么赔付的
1天前员工关系
从公司离职社保怎么转移
1天前员工关系
保险人员离职了保险怎么办
1天前员工关系
公司离职失业金怎么赔偿
1天前员工关系
工厂离职社保怎么办
1天前员工关系
员工主动离职工资怎么结算
1天前员工关系
公司劝员工离职,员工应该怎么做
1天前员工关系
人员离职档案怎么处理
1天前员工关系
公司离职档案怎么转移
1天前员工关系
员工提出辞职怎么处理?
1天前员工关系
13年工龄员工辞职怎么补偿?
1天前员工关系
工厂要求员工辞职怎么办
1天前员工关系
公司强制员工离职怎么赔偿?
1天前员工关系
错发合作公司的涉密内容,算违反保密协议吗?
1天前热点资讯
公司让员工主动离职怎么赔偿?
1天前员工关系
公司引诱员工签了离职怎么办
1天前员工关系
离职人员医保怎么交呀?
1天前员工关系
单位职工离职单位怎么办停保
1天前员工关系
离职人员当月工资怎么计算
1天前员工关系
公司想让员工主动辞职怎么办
1天前员工关系
骨干员工提出辞职怎么办
1天前员工关系
个体户员工突然离职怎么处理
1天前员工关系
员工离职了怎么停社保
1天前员工关系
股权激励员工离职怎么办
1天前员工关系
欢送离职员工应该怎么说
1天前员工关系
辞职怎么和主管开口
1天前员工关系
离职人员是什么意思
1天前员工关系
离职人员社保怎么处理
1天前员工关系
保险公司离职需要什么手续
1天前员工关系
离职不满一个月工资怎么算
1天前员工关系
个税申报离职人员的离职时间怎么填
1天前员工关系
公司让员工主动辞职怎么办
1天前员工关系
餐饮员工突然离职怎么处理
1天前员工关系
你分享,我奖励
直播推荐 更多 >

人才发展专场直播答疑-06月

廖雁、课程班主任、考证君 等6人  

已结束 可回放 1714

经济基础第32章考点梳理

万红coco  

已结束 可回放 273

经济基础第31章考点梳理

万红coco  

已结束 可回放 242

相关资料

下载APP
下载APP
与更多HR互动交流
300万+人已下载
下载APP
与更多HR互动交流
您对本页满意吗?
太差了
不满意
一般
满意
很满意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