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7
如何操作招聘外地员工在当地工作?
主题描述
我们是一湖北一家做快消品的公司,销售部门一直有5名左右的用人需求,要求长期驻乌鲁木齐、成都、沈阳等地工作,大概一年可以回3-4次。用人部门的意见是最好从湖北招人然后派驻过去,可是招省内岗位能够很快搞定,一说要外派到外省,求职者就打了退堂鼓了。
我们努力了半年之后,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是没有达到这个要求,现在这几个岗位已经成了我的一块心病,所以最近正在考虑要不要换个思路,直接在当地招聘,当地工作。
请问大家,招聘外地人在当地工作具体应当如何操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这家快消品公司的驻外需求有以下特点:人员需求量小,驻外地点较分散,岗位单一,素质要求高
2.从思维上解放自己:HR不要将自己定位于招聘,陷入具体的招聘业务之中,而是要将自己定义为公司文化的主要推动者之一,把员工的成长放在首位,帮助员工做个人战略规划、提高职业化水平的,树立公司提倡的价值观,为团队输入强大的精神动力等。所以我们要立刻招到人,同时也要为以后更好的招人做准备,可通过校园招聘筛选本地人选,进行培养,优胜劣汰,从而找到适合驻外的人选。
3.从政策上支持:没有人愿意驻外,特别是到了一定年纪以后,家庭是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而公司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这样的人即使未婚,也已经超过晚婚年限,勉强驻外,稳定性也不强。因此,公司必须从政策上支持倾斜,如薪酬福利方面的倾斜,包括驻外补贴、较高的提成比例等;晋升、培训优先考虑,驻外相当于攒资本,相信会有很多人挤着去。
4.进一步加大招聘的覆盖率,扩宽招聘渠道,相信人多了,总能选到合适的。特别是那些家湖北,人在成都、沈阳、乌鲁木齐等地上过学或有过工作经历的人员 ,更是我们争取的对象。
5.理解公司战略:HR应对公司战略理解透彻,并根据公司战略,制定出符合要求的人才规划战略,执行到底,因此,一个阶段的招聘成功不是结果,把招聘当成一种日常业务,做战略性人才储备,形成人才竞争机制,优化员工队伍才是结果。如轮岗等形式可有效解决驻外难题。
6.工伤的处理:建议在当地购买意外险,能一定程度降低风险
7.员工培训及动态管理:因驻外人员分散且数量较少,工作原因也不能常回总部,导致员工的培训及动态管理鞭长莫及,很难有效开展。
8.前景分析: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选择驻外,因此在招聘中,我们要把驻外的优点凸显出来,如薪酬的优势、晋升有限、培训的力度等,从而让驻外岗位产生一定的吸引力。
9.再忠诚的员工,也不会选择一辈子驻外,因此一个员工的驻外周期测算下来,一般在五至十年。前期公司处于稳定以及管理角度启用湖北人驻外无可厚非。但从长远来看,为了节省人工成本,加强招聘效率,还是需要逐步人才本土化。
10.相应提高薪资待遇,注意调整地区薪酬水平差异。外派人员背井离乡 ,如果没有相应的薪酬待遇的刺激,相信想找到一个能力素质各方面达到公司要求的人员难度是很高。招聘前,就要做好外派人员的薪酬待遇的测算,综合分析外派地同业同职位薪资水平,核定的标准适当高于外派地薪资水平,高薪对应聘人员才有吸引力;
11.多方面考虑外派人员的福利待遇和基本生活保障。从公司本地外派人员,除了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和购买社保外,还要相应考虑人员外派在当地的可能工作风险,在法定五险外,为外派人员购买商业人身意外险,增加外派人员的人身保障;对于外派人员,尤其是南北地区差异大、造成的生活习惯差异,公司方面可以考虑给外派员工适当增加一些餐费和住宿补助;
12.首先考虑未婚未育人士;其次可以考虑招聘家庭或有亲属在外派地的人员,一方面有利于稳定外派人员的思想情绪、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外派人员利用资源优势拓展工作渠道;
13.制定销售目标计划,以完成既定的销售任务和管理目标,对外派人员进行管理。外派人员最大问题就是地理位置造成的管理距离,公司对其鞭长莫及。对于外派销售人员的管理,以业绩管理为主,公司最好实行年度销售任务目标化管理,以完成一定量的销售任务作为年底绩效考核指标,销售提成按年度或项目完成进度提取;
14.注意外派人员合理搭配和层次结合。驻外人员,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考虑以公司外派为主,一般销售人员以当地招聘为主。如果外派人员招聘难度大或公司内部选派困难,可以考虑劳务派遣的方式。
外派人员的招聘,钱给到位了、细节问题考虑到了、人情关怀做好了、目标任务定合适了、晋升机会也有了,想来也就不是难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