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家制造型企业任总经办助理,公司有员工1500多人。公司每个星期二晚上会开周会,由我负责记录,这让我非常头疼。
每次开会规定应到人员是20人,(生产12人,开发1人,业务2人,企划1人,财务、船务、人资、行政各1人)每次开会都会吵架,主要是生产对战业务、开发,虽然生产部门以一敌二,但人多嘴多,每次都会占上风,其它人员都不说话,总经理每次在大家吵的时候,都在默默的看资料,等吵得差不多了,才出现说上几句不痛不痒的话来平息。
这让我很是痛苦,因为每次都会吵,所以有人不愿意参会,每次都会有人请假,最多到会15人左右。另外,会议结束后,我要找所有的参会人员在会议记录上签字,拿给老板看。每次吵架的主力都把会议记录当成继续对战的工作,不愿意签,一定要让我改很多次才肯签。
请教一下各位牛人们,有什么妙招来化解这个问题呢?
会议,是指人们怀着各自相同或不同的目的,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进行信息交流或聚会、商讨的活动。
争执产生创意,它的是副产品是敌意,不给它设置静音,会议效率无法提高。从物理环境上清心,从心理环境上静心。
1、物理环境。 会议环境整洁、清新,促使与会人员保持积极愉快的状态,提升会议效率。
互联网时代,企业引入各类办公自动化系统。常规周例会采取网络会议形式,上传相关文件,并同步发布各方发言,加强会议信息共享的功能。决策性例会还需要采取实体会议形式。
案例企业的例会战火纷纷,除去其他环境因素的改换,还可以改变将通常的方形长条桌改换为圆桌,将谈判状态调整为协商状态。
圆桌会议不分上下尊卑,含有与会者“一律平等”和“协商”的意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会议便多采用圆桌会议的形式。
“圆桌会议”概念源自英国传说里的亚瑟王与其圆桌骑士在卡默洛特时代的习俗。有关亚瑟王的传说起源于一个真实的凯尔特人军事领袖的故事。约从公元1000年到1500年,一位法国作家,添加了“圆桌”这一故事成分。由此,会议增添一份文化信仰。
2、心理环境。案例企业争吵双方不仅会上吵,甚至延伸到会下。踢猫效应的结果是不仅争吵双方不喜欢参加会议,其他人员也不积极参与会议。
A、请总经理主持会议,建立会议秩序。例如,a、建立会议秩序,如按次序发言,一是尊重每个人的发言权力;二是每次会议由总经理决定三名主讲人发言。b、调整会议节奏,如增加会议休息时间,整理思路,调整情绪。c、延伸会议管理时间段,如会前通风,定计划,拟议题;会后监督、执行、评比等。
B、增添会议趣味性,高效率。例如,a、采用白板,由主讲人绘制讲述要点,形成集体思维导图,增添会议效率。b、采取轮值主持,由与会人员轮流主持常规性周例会,可依据各人创意,采取新颖的会议形式,增添与会者的兴趣。c、由助理带领大家进行会前小游戏,调节气氛。
C、在电子办公平台,制作会议意见跟踪单,由指定执行人添加各人执行报告。方便相关部门执行人员信息共享,监督人员跟踪执行进程,并计入绩效考评。
会议是群体性对话的重要形式,会议良性效果需要进一步完美的会议规则,还需要企业文化的健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