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又是一个星期五,端午节小伙伴们都吃了什么好吃的好玩的? 我在大武汉和湖北仙桃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端午节【在仙桃丢手机,在大武汉找网吧上网登录、找营业厅,找卖手机的地方,找人求助借电话却被人误认为是骗子,于是一个人在夜晚的江边一个人坐着委屈的吧嗒吧嗒掉眼泪。。。。必生难忘的经历有时间补发出来给你们看。。】 好吧,言归正传。 一、事件背景 事假,是员工由于个人原因而请的假,国家法律并没有相应的法规限制,而是由用人单位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制定规章制度,所以各个公司也是有着各自的请假规定,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案例中,公司规定,事假时间过长需要总经理审批,同时一年内事假不得超过23个工作日,这是大多数企业都正常规定的,并不突兀。 再看看员工的诉求,因为家里小孩生病,希望请假15天。咱们的HR一看,按章办事,又是这么一个原因,从理论上来说没有什么反对的理由,于是让此人走流程,万万没想到却激发了总经理对于制度的反应,不但不批,还把公司制度给否定了,“目前制度不合理,请事假不能连续超过三天。” 二、处理思路 总经理为什么不批员工的事假呢?谁家都有个特殊情况,如果员工家小孩病情严重,这可是把员工往离职方向逼啊! 所以我常说,HR一定要懂老板在想什么。总经理是在针对这位请假的员工么?不对,总经理眼里只会看到公司,一个萝卜一个坑,这个人请了15天假,他所在的岗位工作怎么办,部门领导有没有评估此人缺岗带来的影响,后续工作的对接有没有安排妥当,会不会影响公司业务流程,这些才是总经理考虑的问题,因为不放心,继而焦虑,所以不放人。我在520深圳线下大咖茶话会活动上说了《HR管理者如何突破传统思维进行管理》中提到了,你是需要有一定的“将心比心、感同身受”的心理的。现实一些说,如果你可以站在老板考虑了,假如你是老板,你会把任意一个坑随意留着15天吗? 或者会有人说我冷血,但你首先要考虑清楚,你自己首先要在企业站稳脚跟,你才可以解救他人。你不成为英雄,又如何能帮助他人?匹夫之勇只能让你最终一无所获,与那位想要获得帮助的人双双领盒饭。 题主犯了个小小的错误,在老板提出质疑的时候,我们可以代婉转的口气告之老板,因为制度上的规定,咱们现在可能不得不同意,那大多数情况下,做老板的都有“任性”的一面,自然是连制度都会被老板给消灭重做了。【试问做老板的有几个不任性?】 所以,HR可以做到的: 1、了解分析实际情况 首先了解员工工作情况。目前是什么岗位,负责哪些任务,与该员工对接工作的有哪些同事,目前紧急和重要的工作任务是哪些等等等等。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员工本人,直接上级或部门经理,业务对接同事进行了解,最后判断员工离岗15天(实际上去掉双休也就是两周10天的时间)对公司运营及业务的影响大小方便做方案决策。 其次了解员工家庭情况。家里还有哪些人,小孩是得的什么病,有关请假的时间是否能有回旋的余地,同时表示一下对孩子的关心与慰问。 如果确实小孩病情紧急,那就和部门经理以及相关人员确认好工作的对接情况,请假不在期间重点工作交由谁处理、谁负责,保证公司正常事务开展,让总经理放心。 如果小孩病情较缓,可以和员工进行深度沟通,比如间断性的请假,中途回来一两天上班或者采用远程办公解决问题。 通过多方情况综合判定此岗位员工离岗15天的影响有多大,带着分析的结果与领导进行商议与确定,假如并不是大影响,咱们有理有据的和领导进行沟通,提出自己的建议与解决方案,同时也可以提出处理完此事以后再行修定员工制度,以免因为一个人而迅速进行制度调整,会对企业文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也可以在此时与领导进行沟通,下文我会谈到身为HR应该如何从三种角色出发去思考问题。 做完以上的事件后,咱们要做好最坏打算,如果员工家庭方面确实不愿意协调,而且总经理也毫不退步,那就只有做最坏打算,员工离职,重新招人来接替岗位了。不过只要把上述两点做到位,一般也不会走到这一步吧,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如果真的逼着员工因此离职,对企业得不偿失,对员工心寒不已。 三、警示与总结 本来只是一个请假的小事,为何会扯出这么复杂的案例呢?究其缘由,处理事情时只停留在了表面,当总经理暗示“15天事假不批准,要求人事拿出自己的意见”时,我们HR自己没有多想几步,提出有深度的意见,如此一来,总经理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自然开展起工作来就不顺利。人力资源大师尤里奇的书《人力资源经理胜任力素质模型》里提到四角色模型。 A战略伙伴 人力资源工作者要想提升在领导此中的地位,必须有过硬的专业,可是专业的价值何在?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做人才发展,请问:人才发展是短期能够达成的吗?不可能,没有战略眼光的专业工作者就只能是做COE,专业研究而不可能是“管理者”。身为HR管理者首要的角色是战略伙伴,清楚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明白企业应该培养或引进哪些方面的人才?了解哪些业务对于企业未来发展是重点? B变革先锋 现在,企业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尤其在大社会背景+经济背景,再遇上互联网+,你不想变都不可能,企业不变更无法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而人力资源从业人员此时也是发挥最大价值的关键时刻。因此,身为人力资源从业者必须是变革先锋。做HR从业者要紧密与企业经营战略及企业变革挂钩起来,考虑组织机构变革、流程再造、人才梯队建设与变革。在企业里,HR管理者要想提升老板对你的认可,提升不可替代性,首先要思变、擅变、并主动变,这才是王道。 C员工后盾 说难听一些,HR是夹心饼干,还要做好夹心饼干才可以,没有能力的人是无法做好的。不能完全站老板角度思考问题,当然更不能仅仅只把自己当成员工来思考问题。 劳方与资方的不平等加上如今的企业发展又极为快速,使得现如今的雇员与企业的关系变得更像一种交易,尤其是底层员工,马斯洛需求还停留在最下面一层的那群人,他们付出的只是时间,工作仅仅是工作,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身为HR从业人员有责任确保员工对公司可以更多投入,无论你用什么手段,最终的结果就是让他们对组织有种难以割舍的情结,愿意为之贡献全部力量。那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HR从业者为了提高员工归属感就必须要成为员工的后端,某些时候要在企业、老板、员工之间做好平衡工作。 类似这样的支持不能是隐形的,而必须是公开的。激发员工的潜能,抑制人性的弱点,通过激励、绩效等手段达成这些目的。同时关注员工工作和成长的环境,成为员工与管理者间的润滑剂。 D行政专家(人力资源专业者) 不少HR从业者都认为人力资源是一个专业岗,和行政不一样,虽然进入门槛不高,但做好不容易。不少HR和我说在企业里做的活要么就是操作层面,要么偏行政方向,要么企业里的一切都无法插手, 导致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 其实人力资源是一个让人烦而不厌的工作。每天做的事似乎在重复,但其实都不一样,因为环境、人都会产生变化。但不能帮企业、部门、员工解决问题的专业就是无用的。没有专业性就相当于开车没有驾照,更别提高超的驾驶技术。 因此,要专业,但不能唯专业而专业,更重要的是用专业的方法帮助业务和员工解决问题。话说,你的专业如果不能解决企业的问题,你的专业要来何用? 当然,《身为HR管理者,如何突破传统思维实现自己的工作》,我在520深圳当天的线下大咖见面会里说的比较清楚。贴子可以搜索一下大卡发的。 看完了四种角色,咱们最终获得的总结是: 1、 不打无准备之仗,否则必定陷自己于不利 2、 把夹心饼干做到极致,你就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想起那篇有名的《触龙说赵太后》,触龙因势利导,以柔克刚,用“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最后成功说服了赵太后,同意让长安君成为人质,解除了国家危难。以史为鉴,如今我们在与上沟通时,也要为之计深远,这样往往会事半功倍。
赞同
收藏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