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骏哥李志勇说:
回答应聘者询问薪资用“面议”二字,可以说,既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八条用人单位的“如实告之”义务,也让应聘者想法颇多,更表明面试官没有正面清晰回答应聘者的问题,更可以说是敷衍,或者说“与没有回答”是一样的,这样的“兜底”回答方式,换成你我HR者成为应聘者时,也是极不爽的。 然而,回答“面议”,也是我们不少HR者的无奈选择,背后存在这样那样隐情,可以自剖如下: 1、HR无定薪权 这可能是众多HR者回答“面议”时最不愿意讲给应聘者听的吧,HR部门在单位所处的尴尬位置,怎么好当众自揭痛处呢。 在不少单位,即使有明文的薪资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了什么职位是什么薪资福利待遇,包括试用、转正、考核工资等都是量化的,但在实际操作时,公司领导就明确告诉HR部门,什么什么职位以上的人员只能由什么什么职位的领导来决定,根据这样的安排,估计只有一线普通员工,才能由HR部门负责人决定,所以,负责招聘的HR朋友当然没有任何决定权了。 如果按照制度上的规定来回答,领导面试后有变化,怎么办?如果比制度上的规定一样多甚至高一些还好说,如果比规定的低了,负责招聘的朋友不就挂不住脸了,所以,用“面议”二字脸不红心不跳的回答,是不会出任何差错的。 这“面议”二字,也体现了HR者无奈、尴尬背后的智慧,难道不是吗?这与国家制订法律和我们制订制度时用“其他法律法规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其他工作”有同样的功效。 2、对应聘者了解不准确 电话邀约应聘者时,受时间限制,无法较为全面了解应聘者,对其长相、能力、优劣势、稳定性等都没有多大掌握,更不清楚是不是领导喜欢的类型。 即使公司有量化的薪资福利,在没有面试、笔试、复试前,是很难将其归类到具体什么薪资档次的,所以,回答不清楚时,就干脆用“面议”来对付。 3、薪资没有优势 什么岗位是什么薪资,HR者应聘非常清楚,如果提供的薪资在当地或行业内有一定优势,在邀约时,多半会果敢的讲给对方听,但是,如果处在一般或较低水平时,就很难正面回答。 但是,由于招聘都比较困难,肯定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应聘者,期望通过“面议”时发挥面试官们的三寸不烂之舌,缩小应聘者的优点、放大其缺点,促其接受单位的薪资待遇,或者承认眼前薪资没有多大竞争力,但是,口头承诺、画饼充饥、忽悠大法。 甚至放大找好工作难、就好业难,左顾右盼,不如抓住就干,夸大失业空档期的种种弊端、家庭生活压力等。总之,能“约”来就是本事,来了再说,这么多面试官,你一句我一言,才有机会发挥作用。 4、薪资变数比较多 一般来讲,用人部门要招聘某个岗位,不管有没有薪资制度,或者制度上有没有明确规定,HR都会找领导再次确认薪资待遇。 但是,领导都是聪明的,确认薪资时,多半是说的一个范围,不会是一个固定的数字,有的领导甚至会说“先随便写一个数字,来了面试再说”。 即使管理相对规范的单位,薪资包括的内容也比较多,即使是同一个岗位,基本工资、考核额度、五险一金、福利、奖金等,也不会完全一致,如果应聘者有特别要求,单位只要认为可以入职,只要不太过分,也是会答应的。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所有单位都实行“薪资保密”的原因之一。 所以,招聘简章上虽然写了薪资待遇,但实际录用后,都可能会变化的,面对变数这么多的薪资,HR怎么敢清楚回答应聘者。 5、可以多说几句 面对“面议”的种种窘境,几乎所有HR都难以一时改变,那么,怎么办? 我觉得也是有相对可行的办法来解决,交流如下: 即:多说几个“如果”。 一般来讲,岗位薪资都不会是一个定数,而可以分“低中高”几个档次,但是必须有相应的经验、学历、能力、年限、既往业绩等要求。 面对应聘者的“想高薪”,建议不要简单“面议”二字打发,可以将公司这几个档次的薪资条件、要求等顺便告诉他。 当然,最后还不妨勾引一下“如果是领导看上眼、喜欢、合得来的类型,一些条件和要求都不是关键问题,说不定我给你讲的薪资和福利都可以谈啊”,其实,可以顺势补充一句“经过我们简单的电话交流,我觉得你非常适合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也是许多公司领导比较接受的类型”,管那么多,这样的正面“表扬”,加上前面的“如果”与“吸引”,可能更能起到“约来”的作用。 这样的方法管用吗,不妨灵活变化着用一用。
我的点评
回答应聘者询问薪资用“面议”二字,可以说,既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八条用人单位的“如实告之”义务,也让应聘者想法颇多,更表明面试官没有正面清晰回答应聘者的问题,更可以说是敷衍,或者说“与没有回答”是一样的,这样的“兜底”回答方式,换成你我HR者成为应聘者时,也是极不爽的。 然而,回答“面议”,也是我们不少HR者的无奈选择,背后存在这样那样隐情,可以自剖如下: 1、HR无定薪权 这可能是众多HR者回答“面议”时最不愿意讲给应聘者听的吧,HR部门在单位所处的尴尬位置,怎么好当众自揭痛处呢。 在不少单位,即使有明文的薪资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了什么职位是什么薪资福利待遇,包括试用、转正、考核工资等都是量化的,但在实际操作时,公司领导就明确告诉HR部门,什么什么职位以上的人员只能由什么什么职位的领导来决定,根据这样的安排,估计只有一线普通员工,才能由HR部门负责人决定,所以,负责招聘的HR朋友当然没有任何决定权了。 如果按照制度上的规定来回答,领导面试后有变化,怎么办?如果比制度上的规定一样多甚至高一些还好说,如果比规定的低了,负责招聘的朋友不就挂不住脸了,所以,用“面议”二字脸不红心不跳的回答,是不会出任何差错的。 这“面议”二字,也体现了HR者无奈、尴尬背后的智慧,难道不是吗?这与国家制订法律和我们制订制度时用“其他法律法规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其他工作”有同样的功效。 2、对应聘者了解不准确 电话邀约应聘者时,受时间限制,无法较为全面了解应聘者,对其长相、能力、优劣势、稳定性等都没有多大掌握,更不清楚是不是领导喜欢的类型。 即使公司有量化的薪资福利,在没有面试、笔试、复试前,是很难将其归类到具体什么薪资档次的,所以,回答不清楚时,就干脆用“面议”来对付。 3、薪资没有优势 什么岗位是什么薪资,HR者应聘非常清楚,如果提供的薪资在当地或行业内有一定优势,在邀约时,多半会果敢的讲给对方听,但是,如果处在一般或较低水平时,就很难正面回答。 但是,由于招聘都比较困难,肯定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应聘者,期望通过“面议”时发挥面试官们的三寸不烂之舌,缩小应聘者的优点、放大其缺点,促其接受单位的薪资待遇,或者承认眼前薪资没有多大竞争力,但是,口头承诺、画饼充饥、忽悠大法。 甚至放大找好工作难、就好业难,左顾右盼,不如抓住就干,夸大失业空档期的种种弊端、家庭生活压力等。总之,能“约”来就是本事,来了再说,这么多面试官,你一句我一言,才有机会发挥作用。 4、薪资变数比较多 一般来讲,用人部门要招聘某个岗位,不管有没有薪资制度,或者制度上有没有明确规定,HR都会找领导再次确认薪资待遇。 但是,领导都是聪明的,确认薪资时,多半是说的一个范围,不会是一个固定的数字,有的领导甚至会说“先随便写一个数字,来了面试再说”。 即使管理相对规范的单位,薪资包括的内容也比较多,即使是同一个岗位,基本工资、考核额度、五险一金、福利、奖金等,也不会完全一致,如果应聘者有特别要求,单位只要认为可以入职,只要不太过分,也是会答应的。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所有单位都实行“薪资保密”的原因之一。 所以,招聘简章上虽然写了薪资待遇,但实际录用后,都可能会变化的,面对变数这么多的薪资,HR怎么敢清楚回答应聘者。 5、可以多说几句 面对“面议”的种种窘境,几乎所有HR都难以一时改变,那么,怎么办? 我觉得也是有相对可行的办法来解决,交流如下: 即:多说几个“如果”。 一般来讲,岗位薪资都不会是一个定数,而可以分“低中高”几个档次,但是必须有相应的经验、学历、能力、年限、既往业绩等要求。 面对应聘者的“想高薪”,建议不要简单“面议”二字打发,可以将公司这几个档次的薪资条件、要求等顺便告诉他。 当然,最后还不妨勾引一下“如果是领导看上眼、喜欢、合得来的类型,一些条件和要求都不是关键问题,说不定我给你讲的薪资和福利都可以谈啊”,其实,可以顺势补充一句“经过我们简单的电话交流,我觉得你非常适合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也是许多公司领导比较接受的类型”,管那么多,这样的正面“表扬”,加上前面的“如果”与“吸引”,可能更能起到“约来”的作用。 这样的方法管用吗,不妨灵活变化着用一用。
赞同
收藏
评论
分享
近24小时数据量增长最快的文章可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