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管理到底管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是100个人心中有100个哈姆雷特。仅仅是按照教科书上的说法去列举,再结合实际经验去加以说明,就足够写出几本厚厚的书,但是仍然不能说明问题,也不能解决问题。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企业管理内容除了共性之外,还有其个性。每个企业因其历史沿革、社会环境、企业文化、人文习惯、员工素质等一系列不同,造成了管理的侧重点、管理的模式和手段也不尽相同,所以即使你举例说明一大堆,但这其中只有一两点是企业所需要的,更多的被淹没在很多无关痛痒的问题中。
在回答企业管理到底要管什么这个问题的时候,大部分企业必须面对的只有两点:一是“决策”,二是“落实”。
“决策”包括从最高层的战略决策,到最基层的劳动组合设计和工作目标设定;
“落实”就是把“决策”和“设计”的东西变成现实。
管理是确保决策正确,并把正确的决策以最高的效率变成现实的过程。经验证明,在决策正确的前提下,执行力越高,决策变成现实的效率就越高,企业的整体效益也就越高。
处理这些问题的一些具体做法:
1、加强决策的正确性。
要想减少决策的失误,必须制定一套决策的规范,尽量做到民主决策,并且要审核与批准的程序齐全,多一个脑袋就会减少一分失误。民营企业中老板个人拍板的情况,往往是造成企业决策失误的主要原因,但是国企中决策缓慢,贻误战机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所以还需要民主集中的方法得当,最高领导层有敢于决断的魄力,决策失误的可能是可以降到最低的。这不仅需要一个健康的决策机制,还需要一个有能力的决策团队,更需要一个善于集中的企业领袖。某些公司能成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处在腾飞的准备阶段,已经证明企业领袖是优秀的,决策团队是合格。如果还存在问题,就是不断提高团队的决策能力和水平的问题。
2、 提高执行力。
执行力不高是企业运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提高执行力,很多企业都是挖空心思要去做到的事情。要提高执行力,说难也难,难就难在要形成快速响应、全面响应的习惯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有时是痛苦的,甚至是需要做出某些牺牲的。说不难也的确没有什么神秘的东西,不外乎就是建立符合公司实际的策划、分解、跟踪、协调、督促、评价、奖惩系统,系统的建立和运作才是企业行政管理的第一要务,但是很多人都以为企业行政管理就是总务后勤管理,本末倒置了。
其实,说白了就是以下几点:
1、布置工作时要有策划,什么人?做什么?做到什么标准?什么时间做好?还要问清楚执行者要完成任务有什么困难?如果有困难是执行者无法克服的,上级一定要予以解决,这是布置工作的人必须做到的。
2、任务布置以后,要跟踪检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布置工作的人,尤其是最高层管理者可能没有时间去跟踪检查,这就需要建立这样的机构,一般都是有行政管理部门去做的)。要把公司的各项重要工作汇总编制出清单,定期跟踪检查其进度,不要等到要出结果的那一天,执行者才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告诉你无法完成。那时一切都晚了。
3、协调工作是保证执行力的重要手段。很多工作都不是一个部门可以独立完成,往往会出现一个部门没有完成工作,是由于其它部门没有协助做好相关工作造成的。所以在检查工作进度的过程中,要了解影响进度的原因,如果是其它部门的原因,检查者要进行平衡与协调,要求配合部门积极配合。
4、评价和奖惩。某些工作完成以后,一定要有总结和评价,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评价可以是执行部门自我评价,也可以由检查和督促部门专业评价,最好是兼而有之。执行的好,奖励;执行的差,处罚;所以,最好是结合绩效管理工作来进行,把执行力作为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项目之一。久而久之,就可以培养出执行力强的高效团队。
上面的这些工作,其实就是一个PDCA循环的过程,完成整个循环需要人来控制。人就是指的管理者,这是管理者的作用,也是管理者的责任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