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茅
VIP
创作中心 学习中心 会员中心
目录

关于初创企业的[招人]和[吸引关键人]

作者 更新于:2023-02-14 13:22 1410

上篇:如何招人?

一家创业企业最重要的因素无非:人、财、物三点。这其中最大的痛点还是「找人」。这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工作。

 

如果用一个比较形象化的模型来解释,「找人」本质上和运营一款APP非常相似,大致可以分解为四个步骤:流量获取、识别核心用户、用户留存和用户转化——这里主要谈谈前两部分。

 

先分享7个观点:

 

1、初创企业第一件重要的事:找一个靠谱的HR

2、找到自己的「人才流量洼地」

3、与「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共事

4、建立共识:优先选择那些能够将工作与人生结合起来的员工

5、认知力:是否有持续学习的意愿非常重要

6、解决分歧:摒弃感性决策,只用数据说话

7、投后HR和猎头的选择:没有靠谱的模式,只有靠谱的人

 

初创企业第一件重要的事:找一个靠谱的HR

 

为什么初创公司招人难?相比于成熟的大公司,创业公司在岗位、职级、薪酬方面有着巨大劣势,导致自身的「自然流量」很低,愿意到创业公司工作的人天然很少。

 

就像一款APP从默默无闻走到广为人知,除了产品本身过硬以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到流量在哪里;早期创业公司要想快速找到那些与创始人志同道合、能力互补的高管或合伙人,也需要找到自己的「人才流量池」。

 

在一家公司的「人才流量池」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自有流量」、二是「外部流量」。所谓「自有流量」是指企业依靠「自身造血」招揽人才的能力。先搭建自己的HR团队

 

一名好的初创公司HR,首先扮演的应该是「流量增长官」:作为初始的种子,让团队开枝散叶。

 

这个职位能力模型主要有两点:

1、优先具备大公司和小公司的任职经历;

2、在「招聘」和「绩效」上相对擅长;

 

有大厂经验意味着他知道大公司的体系是什么样子他不一定是体系的建造者,但必须有这个视野,这样在未来公司变大的时候才能知道怎么搭建体系;另外这个人也需要有创业公司的视角,HR不是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创业公司里HR和业务部门的沟通频率是极高的,他需要对公司业务非常了解,要跟前端去做更多互动,所以具备小公司经历也很重要。

 

传统理论要求HR有「六大能力模块」,但对创业公司来说,最为刚需的是「招聘」和「绩效」两大模块,简单来说就是要“能把人招进来,并让他产生价值”;这就要求他必须需要在「招聘」和「绩效」上相对擅长,最好两项能力都非常强。

 

找到自己的「人才流量洼地」

一款APP不仅需要「自有流量」,也需要「外部流量」的加持

 

比如早期「懂球帝」会从自己的社区用户中招募员工,这就是一个专属于它的「人才流量洼地」。在这方面,每家公司都可以找到一些自己独到的优势和打法:

 

1、人才库:

创业公司一次可能只需要招聘一两个高级职位,但投后HR是同时在帮几十家被投企业招聘,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广阔的人才「流量池」,覆盖到行业内的各个层级,这种势能上的高度差或许是初创公司很难具备的。

 

2、专业化:

创业公司的“第一HR”无疑是CEO自己,然而「找人」这项工作并非每位创始人都很擅长——它不仅需要深度的理解人心、洞察人性,还要清晰传递公司业务和团队价值,向候选人勾勒出未来的发展蓝图,同时能把非标的职位标准化、给出相对科学的薪资建议;从这个角度来看,长期服务于创业公司的投后HR可能会更有经验

 

与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共事

接下来谈谈如何考察与识别人才;有三个通用的指标可以重点关注:心智、共识和认知力

 

奈飞的前 CPO Patty McCord曾写过一份管理学PPT被Facebook CFO Sherly Sandberg 称为是“硅谷最重要文件” ,阅读下载量超过1500万次,整理成册后成了那本大名鼎鼎的《Netflix 文化手册》。书里分享了企业的八个文化准则,其中第一条就是:我们只招成年人

 

成年人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心智成熟」。企业找人时有个误区,就是非常喜欢推荐那种“特别聪明、特别有灵气”的候选人,因为「聪明」这种特质很外露,非常吸引人。

 

然而太过关注「聪明」,就会忽略对「心智」的判断,一个很有能力但心智不成熟的人可能会干扰到整个团队,一旦这两种模型不匹配,往往就会造成破坏性的结果。

 

比如一家互联网初创公司找产品负责人;候选人的履历非常厉害,是某大厂的产品总监,办事认真能力强,对于产品也非常的执着,但这种执着对初创企业反而成了一种危害

 

企业在初创期资源有限,这时一定要精简产品研发,保证最低成本与最快时间上线,但这位候选人执意要做很多过度的设计或功能储备,追求完美主义,为此和创始人多次发生冲突,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过于关注自我实现而不顾企业的业务方向

 

《吕氏春秋》说“言之易,行之难” ,这个世界永远不缺发现问题的人,能主动解决问题的人才稀缺。初创企业有内部冲突很正常,但是要搞清冲突的目的,然后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所以现在我们找人会优先看心智,比如CTO这个岗位对管理的要求是大于技术的,一个好的CTO不一定是公司里技术最强的那个人,但他一定要是一个好的leader。

 

也许团队里一半的人不喜欢你,你也明知道他们不喜欢你,但还要推动他们去做事情,而且要为他们考虑,去帮他们变得更好,这确实需要心智极其成熟的人才能胜任;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没有几次跌倒起伏的挣扎,一个人是很难迅速获得这种能力的。

 

共识决定工作意愿,认知决定工作能力

招聘行业有句话非常扎心:面试时不要自称是某大厂的早期员工,这不是个加分项——因为早期公司雇不起牛人,只能雇便宜的人

 

这个结论其实不全对,牛人之所以牛是符合了优秀人才的能力模型,而这种模型是可以在早期被识别出来的;换句话说,一名好的管理者应该能做到和牛人“相识于微然”,本质上,这和天使投资里「投人」的逻辑没什么不同。

 

优秀的人才的模型应该是两套系统,一套是动力系统,一套是能力系统:动力系统决定工作的意愿,能力系统决定工作的能力

 

先来看工作意愿:

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更好自己”的强烈欲望,而放在招聘层面,就是要找到那些个人的兴趣、目标与企业价值观相匹配的人才

 

这方面,「玩物得志」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这是一家聚焦传统文化的国风文化电商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将古玩产品介绍给中国的年轻人,目前拥有4200万注册用户,单月交易额10亿元;两年时间里已完成了五轮融资,是当前国风电商行业里增长最为迅速的公司。

 

刚接触「玩物得志」的时候,公司团队只有十几个人,产品还未上线,急需找到一位技术负责人把APP打磨实现出来。这在当时是个相对非标的需求,2018年直播电商远没有今天成熟,更不要说是文玩直播;和玩物创始人唐金尚沟通了很多次,最后推荐了一位某电商公司的技术同学。

 

比起当时其他猎头公司推荐的一些大厂高管,这位候选人的title虽然不高,但是完整经历过上家公司从零到一再到IPO的全过程,技术底子好且心智成熟,符合对于CTO的判断模型。

 

此外还有个细节,就是他的简历里提到了自己喜欢自驾游,还养了一只龟和一只鹦鹉,这个爱好和一般的程序员非常不一样,当时我们判断这可能是个爱玩爱生活的年轻人,他对于文玩电商这类新事物可能也会很感兴趣。

 

随后只经过20分钟的面试,这位候选人就顺利入职——不到3个月,玩物APP的1.0版本便完成了上线;伴随公司的一路成长,现在他已经是「玩物得志」的CTO。

 

真正的牛人是愿意为了热爱和信仰去成长的,这名候选人非常认同「玩物得志」把传统文化破圈给年轻人的理念,并且愿意为了这个共识而不断学习和迭代自己;而如果一个人为了谋生才去做现在的工作,他是无法全情投入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一家创业公司在做一件改变和影响他人的事情,那一定要让它的员工知道,并且,在招聘的时候有意筛选相同价值观的人。

 

再来看工作能力:

第二个例子是「快财」,这是一家财商教育领域的头部公司,上个月刚刚完成了E轮融资,累计融资额已经超过1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的6个高管中,有4个人都是当年推荐过来的早期员工;他们跟上了公司不断的转型,与创始人一起成长,也收获了人生的财富。

 

快财创始人说,他把这些归结于员工的「认知力」

 

在他看来,「认知力」包含两个维度,一是认知的意愿,二是认知的能力。人和人之间的认知能力虽然有差别,但大体都在一个固定区间之内;而认知意愿却会有100倍、1000倍的差距。

 

认知力强的人会不断的吸收外界的信息提升迭代自己——有的是来自于上级,有的来自于竞品,还有的来自于朋友,创始人应该优先培养那些认知力高的员工,然后抓大放小,让员工自己成长

 

这话大家都懂,然而做到的并不多。一方面管理者需要承担员工的试错成本,真出了问题要自己担责任;另一方面,一旦员工的努力被其他人否定,大部分人也会感觉非常挫败,甚至抓狂。

 

过程很痛苦,但是在李远鹏看来,这是一个必要的磨合过程。

 

而让员工可以走出挫折的方式,就是大家都要摒弃感性决策,只用数据说话

 

创始人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当时公司采取双师大班制授课,直播老师负责讲课,辅导老师负责卖课,那么站在管理者的视角就会遇到一个问题——直播老师应不应该参与卖课?

 

一种观点认为直播老师为人师表怎么能卖课,人设不就崩塌了吗?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直播老师对用户的影响力最直接,本质上和薇娅李佳琪没什么不同,应该卖课。

 

当讨论无法达成一致的时候,公司的决策方式是CEO不直接干预结果,而是让大家本能按照科学逻辑来做决策——先对标行业龙头,比如看学而思是怎么操作的;再搞AB测试,看用户满意度和复购率的真实变化,最后以测试数据为准。

 

经过这套体系的长期熏陶之后,团队每个人都可以用这种小步试错的方式,非常快速切入新领域。

 

工作能力的底层逻辑是认知力,决定认知力的是认知意愿,而不是技能本身;对于认知意愿的高的员工,创始人或许需要多一些耐心,多用数据和逻辑去调整团队的频率,授之以渔才能带领大家不断突破舒适区。

 

初创企业招聘,如何用好投后HR和猎头公司?

这是很多初创企业CEO都问过的问题,一方面早年间基金规模尚小,公司HR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还有一些空闲时间;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被投企业开始在人才招聘方面遇到了困难。

 

短暂内部商议之后,大家很快达成了共识,开始设立专门的团队帮助被投企业对接人才招聘的相关需求。这个过程中也曾短暂使用过猎头公司,但是效果却不太理想

 

为企业初始团队的配备高管是个相当非标的需求,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比如美团为了邀请干嘉伟不惜“六下杭州”,而当时我们接触到的猎头往往没有这样的耐心,也出现了一些为了促成交易而刻意美化双方背景的情况。

 

现在返回头再看这件事,其实并不是猎头这个模式本身有问题,很大程度上还是当时中国的猎头体系还主要是为外企服务,很多人对于互联网企业招聘诉求的理解还不到位,但我们觉得已经没有时间等了,就决定招人这件事还是要自己来干

 

当时大家也没有什么经验,只能慢慢试错总结方法论;比如我们发现早期投资涉及的行业太多,彼此之间又有跨界交叉,但其中有三类「职位」的需求是不变的:HR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它们是每家初创企业的共通需求,也是可以被标准化的。

 

于是开始围绕着这三类人去搭建内部人才库,不断迭代,到今天比如险峰的某个被投企业想招一个CTO,我们可能两天之内就能推过来一个人,一周之内可能这个人就能入职

 

 

下篇:如何招到关键人

按照「期限」和「频率」不同,初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可以通过4种方式来解决:

 

第一象限:高频+长期=全职员工

第二象限:低频+长期=企业顾问

第三象限:低频+短期=外包服务

第四象限:高频+短期=临时用工

 

 

其中,「外包服务」和「临时用工」比较容易理解,两者之间通常也没有十分清晰的界限。

 

比如,一家新消费品牌要开发一款小程序,既可以签约专门的软件开发公司,也可以找个资深程序员“接私活”——前者就属于外包服务,后者则属于临时用工。

 

总之,三四象限的共性是「短期」,即“企业在某段时间里很急需,但过了这段时间就没需求了”,复用价值不高,这里不多赘述。

 

但对于一二象限来说,「长期」意味着这个人要陪伴创始人一起成长(即我们常说的“关键人”),对初创企业来说就尤为重要。

 

全职员工招聘:慢决策+放低预期

 

先看第一象限:「全职员工」。

创业团队的打法往往是唯快不破,创始人总会本能地去追求「极致的快」,但员工招聘其实却是一个「慢决策」的过程。具体到招聘的第一步,其实是先要对职位所需的能力做出拆解:比如,哪些能力是必须具备的,哪些是锦上添花的,哪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换句话说,职位≠能力。

 

创始人有很多是科学家或资深产业人出身。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科研能力和产业落地能力都非常厉害,但在招人和用人方面,常常会掉进「职位=能力」的误区。举个例子,创始人在某B2B细分产业深耕多年,非常清楚行业痛点,也看到了其中的产业化机会,所以毅然选择创业。

 

在前期沟通中,他希望帮忙推荐一位“技术大牛”做CTO联创——需求要得很急,但我们还是先拉着CEO坐下来,一起来拆解职位模型。

 

当时A公司面临的情况,是急需一个人与CEO一起把业务流程梳理出来:这个人要有非常好的沟通能力和业务敏感性,懂一定技术(但不需要精通),知道怎么用IT方案把业务产品化。

 

按照这个能力模型,企业需要的其实是一位懂产品的技术,或者一位懂技术的产品

 

最后,为A公司推荐入职了一位大厂出来的产品经理;在她的协助下,公司的自研SaaS系统很快上线,半年客户就达到了5000家,平均月GMV增速超50%

 

如果当初是先招一位只懂技术的CTO入职,不仅于当前的业务没有太多帮助,CTO自己也可能因为没有发挥空间而最终离开。

 

另一方面,创业公司的业务往往都很新,属于“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很多时候需要放低预期,因为有些职位本身可能就是不存在的

 

比如今年抖音渠道火起来以后,很多消费品CEO都想第一时间招个短视频的人把业务做起来,但经过一年的摸索,大家慢慢认识到短视频的内容、剪辑和运营其实是三种不同的岗位,所需的能力模型也不一样。

 

三者兼具的“六边形战士”确实存在,不过红利期内他们往往会选择创业,不太可能进入招聘市场。

 

如果CEO在年初,坚持把三种需求定义到一个人身上,相当于凭空创造出了一个新职位,结果就是招不到人业务无法开展,浪费了短视频早期的流量红利。

 

本质上,招聘是一门权衡和取舍的艺术,需要舍弃那些可以舍弃的,然后坚持必须坚持的。 

 

找一个靠谱的HR

 

找一个靠谱的HR,是初创企业第一件重要的事”。

 

对创始人来说,这是一个认知逐步迭代的过程。

 

B公司创始人非常优秀,再加上赛道优质,公司只用了一年半时间就做到了200人的团队,估值翻了30倍,成为了该细分领域的独角兽。

 

但是即使优秀如此,他们在招聘上依然付出过很多学费。

 

因为是第一次创业,CEO对HR的最初认知是「高性价比」,因此他们入职的第一位HR,是个刚刚毕业的应届生。

 

当时B公司正处在快速扩张期,创始人核心诉求是尽快扩大团队,结果HR到位之后,每天忙得要死,但却一个人都招不上来。

 

究其原因,是刚毕业的小朋友没见过真正优秀的人才,看简历觉得每个人都很厉害,都愿意约过来聊,结果白白耽误了各条业务线leader的时间。

 

一个好的HR往往需要具备大公司视角和小公司经历,同时与前端高频沟通了解公司业务,才能作为初始的种子,让团队开枝散叶。

 

从这个角度来说,B公司为了追求性价比,反而做了一件性价比不高的事情。

 

当然,CEO本人是个极聪明、学习能力极强的人,马上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最终在我们的协助下,B公司很快建立起了一支高效的HR团队,搭建了完整的人才体系,保证了公司业务的快速扩张。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也非常建议初创公司CEO选择与具备完善投后HR服务的VC机构合作,这样不仅能够利用机构的品牌为自己的企业背书,也可以在各业务阶段享受到更为专业的HR服务。

 

企业顾问:合伙人or高管的人才流量池

 

再来看第二象限。

 

大部分CEO对于顾问的理解还是以「项目制」为主:比如企业需要进入到一个新的细分领域,或者对一个自己不熟悉的业务做判断,这时会通过付费找来一位专家,由他提供专业意见或者出具咨询报告。

 

但本质上,这仍然是一个「短期+低频」的用人需求:顾问和CEO之间不会建立直接的情感连接,未来双方也大概率不会再共事,其实应划归到「外包服务」的范畴。

 

兼具「低频+长期」的「企业顾问」更像是一个CEO的「兼职外脑」。

 

他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拿钱办事”的工具人,而是一个高于现阶段企业用人需求、未来有可能沉淀长期价值的顶尖人才。

 

举个例子,一家云服务行业的初创公司:D,他们的业务是为toB公司提供SaaS服务的技术方案,创始人是位业资深技术大牛,精通AI算法和云计算,产品做的非常厉害,但是亟需一个懂买方需求、懂CRM的人来拓展海外市场。

 

接到需求之后,我们很快帮忙联络到一位海外大厂核心产品负责人,双方聊完之后都觉得不错,但这位负责人目前年薪几十万美金,作为初创企业,D公司肯定是付不起这样的价格,而候选人也不可能放下高薪工作加入一家自己还不了解、前途未卜的创业公司。

 

这样的情况下,「企业顾问」就成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最佳方案。

 

对企业来说,如果初期就把这样一个“超配人才”全职招入团队,对现阶段业务起不到太大的帮助;但这个人的确又可以为CEO提供真实价值,那么付出一定现金甚至一些期权成本,来换取他1/5或者1/6的时间和精力,其实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

 

另一方面,企业顾问也是个「人才沉淀」的过程。

 

创业公司招人最大的问题是「候选人很难下定决心」,但如果用顾问这种形式来增进了解,在企业B轮C轮之后,双方成为创业伙伴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比如一家业内知名的“元宇宙”公司E——在当年,它还个默默无闻的初创企业。因为产品后台的开发需要,帮E公司推荐了一位技术总监:候选人是大厂出身的研发主管,是个非常典型的技术极客——他本人虽然不喜欢大厂复杂的人际关系,但也没有下决心加入创业公司。

 

CEO对候选人非常满意,于是决定先用顾问的方式建立合作,帮助公司搭建后端的技术团队。

 

之后两个人每周都会见面吃饭聊工作,候选人慢慢发现,自己和这位CEO交流的时间,比和自己直属领导沟通的时间还多,于是半年后他选择降薪加入了E公司,并和公司一路成长走到今天。从这个角度来讲,企业顾问对初创企业的作用,更像是一个「潜在高管或合伙人的流量池」。本质上,劳资双方都需要在彼此合作中沉淀更多的数据来作判断,以降低自己的决策成本

 

初创企业的CEO平时应该多多关注「第二象限」人群的积累——与结婚谈对象的逻辑相似,创始人对于这类高端人才招揽的最佳策略是要“处朋友”,而不是广撒网式地“相亲”。不管这个人是不是当下可以用到的,只要是好的人才,都可以充分来往,增加彼此的「数据交换」。

 

这样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可以做到随用随取,而不是等到用人之时,再去到市场上重新去找。

 

真诚:招聘的最好方式

相比于大公司,创业公司的硬件条件往往处于劣势,从某种程度来说,来自创始人的真诚和信念或许才是我们手中最强大的武器。招聘“关键人”的最好方式,还是要尽量向候选人传递出真实的情感,让他与你产生共鸣。

 

这是一种很细腻、只能person-to-person传递的情感,但恰恰是人与人交往中最可贵的东西。本质上,招聘和投资一样,是个关于人性的话题,没有一定之规,也没有“一招鲜”的法门

充分尊重和理解每一位候选人,传递善意和诚意,然后等待。

 

其实投资也好,招聘也罢,以真实示人,不要为了促成交易而过度美化自己,这也是险峰一直在坚持的理念。因为,我们终究无法成为我们不是的那个人。

27

13

评论

刷新简历无人问津?AI精准优化,让面试邀约多起来!
在职跳槽,简历查询却无人问津?别让简历影响您的职业机会!我们的AI简历优化服务,融合了数万份成功简历的实战经验,通过精准分析和深度优化,让您的简历完美匹配目标岗位。让招聘官第一时间注意到你,邀请面试...
2024-09-18 17:51
下载APP
下载APP
与更多HR互动交流
300万+人已下载
下载APP
与更多HR互动交流
关于作者
Make talents great again!
最新内容
瑞士光伏设备制造商梅耶博格宣布裁员约20%,CEO和CFO离职
1小时前    热点资讯
江西南城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提高至80万元,支持居民旧房置换房企定向新房
1小时前    政策速递
印度三星工厂持续爆发罢工,上百工人被捕
1小时前    热点资讯
刷新简历无人问津?AI精准优化,让面试邀约多起来!
16小时前    跳槽心得
工作自由人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实时数据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工作综述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cookie数据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工作总结量化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json数据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工作总年限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数据聚合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工作作风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数据看板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公称工作压力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数据维度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公关是什么意思是什么职业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定量数据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公积金在途业务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数据归集的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公司延迟发工资怎么跟员工解释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公务员是指什么工作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数据溢出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公益性岗位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数据pb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公职岗位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数据支撑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固化工作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基线数据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雇主责任险工作时间的定义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数据显示e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管培生岗位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数据回流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贯标工作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数据可视化的概念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国企指的是什么工作单位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存量数据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合同制工作人员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粒径分布的数据意义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合宪性审查工作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mock数据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核减岗位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poi数据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后勤工作指什么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互联网工作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数据交互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护理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数据电文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化工运行岗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爬虫数据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环保应急预案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数据中心pue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环卫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cskast什么数据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回避关系的岗位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ppi数据是什么意思啊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机动岗位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清除数据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机动性工作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数据帧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机要工作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数据模型的概念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稽核工作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数据清理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集招职位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计划工作的含义及性质是什么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大数据与会计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技术岗位是指什么工作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数据合规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数据交易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监理工作的认识与理解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兼职工作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结构化数据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云服务数据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见习岗位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数据业务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交付岗位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数据机房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教育工作指什么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数据仓库的概念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阶段性工作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数据孪生是什么意思啊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金融工作的重要性及意义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cip数据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金融是指什么工作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数据资产的定义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经济管理工作经历具体指什么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大数据和征信有什么区别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数据集成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经商主要是指什么工作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数据库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就业见习岗位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数据接口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就职岗位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考务工作指什么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数据号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科研工作通常包括哪三个主要阶段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原始数据是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科研是指什么工作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lkj数据什么意思
18小时前    通用技能
今日打卡案例 3761 已人打卡
【招聘管理】学历和能力的相关性观察

完成打卡即可领取精品资料及积分奖励!

创作者协会
直播推荐 更多 >

人力专业知识第16章考点梳理

万红coco  

已结束 可回放 232

HRBP课程考前串讲

考证君、课程班主任  

已结束 可回放 205

人力专业知识第15章考点梳理

万红coco  

已结束 可回放 491

下载APP
扫码下载APP
三茅公众号
扫码添加公众号
在线咨询
扫码在线咨询
消息
关注
粉丝
正在加载中
猜你感兴趣
换一批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评论和点赞
59452
企业的人才理念应该和整体的用人理念有所区别,因为人才和普通劳动力,本身就身就存在质量身就存在质量存在质量
更多
消息免打扰
拉黑
不再接受Ta的消息
举报
返回消息中心
暂无权限
成为三茅认证用户,即可使用群发功能~
返回消息中心
群发消息本周还可群发  次
文字消息
图片消息
群发须知:
(1)  一周内可向关注您的人群发2次消息;
(2)  创建群发后,工作人员审核通过后的72小时内,您的粉丝若有登录三茅网页或APP,即可接收消息;
(3)  审核过程将冻结1条群发数,通过后正式消耗,未通过审核会自动退回;
(4)  为维护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请勿发送骚扰、广告等不良信息,创建申请即代表您同意《发布协议》
本周群发次数不足~
群发记录
暂无记录
多多分享,帮助他人成长,提高自身价值
群发记录
群发文字消息
0/300
群发
取消
提交成功,消息将在审核通过后发送
我知道了